K型熱電偶,作為熱電偶的一種類型,在物聯網硬件設備的應用上具有廣泛市場,其應用與其特征、定律等有直接關系。熱電偶是利用金屬的熱電效應制成的,它與金屬的材質及化學成份關系密切,不同分度的熱電偶使用的正負極材質及成份均有不同。
K型熱電偶作為一種溫度傳感器,K型熱電偶通常和顯示儀表,記錄儀表和電子調節(jié)器配套使用。K型熱電偶可以直接測量各種生產中從0℃到1300℃范圍的液體蒸汽和氣體介質以及固體的表面溫度。
k型熱電偶定律:
1、均質導體定律
k型熱電偶是由同一種均質材料(導體或半導體)兩端焊接組成閉合回路,無論導體截面如何以及溫度如何分布,將不產生接觸電勢,溫差電勢相抵消,回路中總電勢為零。
可見,k型熱電偶必須由兩種不同的均質導體或半導體構成。若熱電極材料不均勻,由于溫度梯存在,將會產生附加熱電勢。
證明:熱電偶的電勢由兩個接觸電勢和兩個溫差電勢構成。即:
由于材料相同,沒有接觸電勢;而溫差電勢為大小相同,方向相反的兩個電勢,相互抵消,也為零。
應用:根據這個定律,可以檢驗兩個熱電極材料成分是否相同(稱為同名極檢驗法),也可以檢查熱電極材料的均勻性。
2、中間導體定律
在k型熱電偶回路中接入中間導體(第三導體),只要中間導體兩端溫度相同,中間導體的引入對熱電偶回路總電勢沒有影響,這就是中間導體定律。
應用:依據中間導體定律,在熱電偶實際測溫應用中,常采用熱端焊接、冷端開路的形式,冷端經連接導線與顯示儀表連接構成測溫系統。
有人擔心用銅導線連接熱電偶冷端到儀表讀取mV值,在導線與熱電偶連接處產生的接觸電勢會使測量產生附加誤差。根據這個定律,是沒有這個誤差的!
證明:證明過程參考熱電偶中間定律的證明
應用:依據中間導體定律,在熱電偶實際測溫應用中,常采用熱端焊接、冷端開路的形式,冷端經連接導線與顯示儀表連接構成測溫系統。例如,用銅導 線連接熱電偶冷端到儀表讀取mV值,在導線與熱電偶連接處產生的接觸電勢是不會對測量產生附加誤差。再比如可以將熱電偶的兩端不焊接而直接插入液態(tài)金屬中 或直接焊在金屬表面進行溫度測量。
3、中間溫度定律
熱電偶回路兩接點(溫度為T、T0)間的熱電勢,等于熱電偶在溫度為T、Tn時的熱電勢與在溫度為Tn、T0時的熱電勢的代數和,Tn稱中間溫度。
應用:由于熱電偶E-T之間通常呈非線性關系,當冷端溫度不為0攝氏度時,不能利用已知回路實際熱電勢E(t,t0)直接查表求取熱端溫度值;也不能利用已知回路實際熱電勢E(t,t0)直接查表求取的溫度值,再加上冷端溫度確定熱端被測溫度值,需按中間溫度定律進行修正。初學者經常不按中間溫度定律來修正!
由于熱電偶E-T之間通常呈非線性關系,當冷端溫度不為0攝氏度時,不能利用已知回路實際熱電勢E(t,t0)直接查表求取熱端溫度值; 也不能利用已知回路實際熱電勢E(t,t0)直接查表求取的溫度值,再加上冷端溫度確定熱端被測溫度值,需按中間溫度定律進行修正。初學者經常不按中間溫 度定律來修正!
4、參考電極定律
這個定律是專業(yè)人士才研究、關注的,一般生產、使用環(huán)節(jié)的人士不太了解,簡單說明就是:用高純度鉑絲坐標準電極,假設鎳鉻-鎳鉻熱電偶的正負極分別和標準電極配對,值相加是等于這支鎳鉻-鎳鉻的值。
證明:
導體A、B分別與標準電極C組成熱電偶,若它們所產生的熱電動勢為已知,即
那么,導體A與B組成的熱電偶,其熱電動勢為
應用:標準電極定律是一個極為實用的定律。純金屬的種類很多,而合金類型更多。因此,要得出這些金屬之間組合而成熱電偶的熱電動勢,其工作量是極大的。由于鉑的物理、化學性質穩(wěn)定,熔點高,易提純,所以,我們通常選用高純鉑絲作為標準電極,只要測得各種金屬與純鉑組成的熱電偶的熱電動勢,則各種金屬之間相互組合而成的熱電偶的熱電動勢就可以得到。
例如:熱端為100℃,冷端為0℃時,鎳鉻合金與純鉑組成的熱電偶的熱電動勢為2.95mV,而考銅與純鉑組成的熱電偶的熱電動勢為-4.0mV,則鎳鉻和考銅組合而成的熱電偶所產生的熱電動勢則為 2.95mV-(-4.0mV)=6.95mV。
根據K型熱電偶的特性,如今已經應用在溫度采集模塊上得到了廣泛應用,有12路、16路等,具備高精度24位AD轉換分辨率0.1、測溫精度±1C、采集頻率10HZ、支持多路同時采集等功能。